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set是什么意思,SET是什么意思中文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2 13:33:24 19

推荐回答:

res+和set-是什么意思?车上的res+和set-按钮属于定速巡航或自适应巡航功能,res+代表恢复/加速,set-代表设置/减速。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功能

res+和set-是什么意思?

车上的res+和set-按钮属于定速巡航或自适应巡航功能,res+代表恢复/加速,set-代表设置/减速。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功能是汽车巡航系统的两大类,巡航系统对于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非常有必要,因为它可以减轻日常驾驶时的负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巡航功能res+和set-的正确使用方法吧。

由于不同品牌车型的巡航系统设计均有差异,所以我们主要介绍最常见的案例:

定速巡航res+和set-使用方法:

1、向后拉动巡航控制手柄,将其置于on开启位置。

2、加速或减速至所需车速,然后向下拨动巡航控制手柄至set-位置,可以将当前车速设定为巡航车速。

3、+和-对应着提高和降低车速,朝着对应方向短拨一次可以提高或降低相应的车速;长拨持续提高或降低车速,松开手柄时组合仪表多功能显示屏显示的车速即为目标车速。

4、向前推巡航控制手柄至cancel取消位置然后松开以取消巡航控制,踩下制动踏板或挡位切换至N空挡时,巡航控制也会被取消。

要想恢复巡航控制并返回设定速度时,向上推巡航控制手柄至res+位置后松开即可。

自适应巡航res+和set-使用方法:

1、向后拉巡航控制手柄,将其置于on开启位置。

2、当自适应巡航白色指示灯点亮时,加速或减速至所需车速,然后向下拨巡航控制手柄至set-位置,自适应巡航绿色指示灯点亮,可以将当前车速设定为巡航车速。

3、+和-对应着提高和降低车速,朝着对应方向短拨一次可以提高或降低相应的车速;长拨持续提高或降低车速。

4、向后短拉巡航控制手柄至HEADWAY位置,即可设定与前车的随车距离。系统提供4种距离模式,每拨动1次控制手柄实现1种模式的切换,四种间距以4-3-2-1-4......的顺序进行循环。

图示(1)为设定的巡航车速。

图示(2)为自适应巡航指示灯,灰色待机;白色开启,可设定进入巡航设定;绿色工作中,进入巡航状态。

图示(3)为设定的随车距离。

5、踩下制动踏板或向前推巡航控制手柄至cancel取消位置然后松开以取消巡航控制。要恢复巡航控制并返回设定速度,向上拨动控制手柄至res+位置后松开以恢复巡航控制。

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的区别:

理解“定速”和“自适应”的意思就会弄懂它们的区别。“定速”也就是设定速度的意思,驾驶员设定好车速后,汽车无需踩下加速踏板即可维持在设定的速度。“自适应”也就是自动适应变化的意思,驾驶员设定好车速和跟车距离后,汽车会自动加速或减速来控制车速以及目标车辆的距离。

简单来说,自适应巡航相比定速巡航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巡航系统都是驾驶辅助而已,不能过度依赖其作用,必要时请驾驶员谨慎驾驶。


拓展:Python 中 set 是什么?为何要是用它?

Python 配备了几种内置数据类型来帮我们组织数据。这些结构包括列表、字典、元组和集合。

根据 Python 3 文档:

集合是一个无序集合,没有重复元素。基本用途包括成员测试和消除重复的条目。集合对象还支持数学运算,如并集、交集、差集和对等差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并查看上述定义中列出的每个要素的示例。让我们马上开始,看看如何创建它。

初始化一个集合

有两种方法可以创建一个集合:一个是给内置函数 set() 提供一个元素列表,另一个是使用花括号 {}。

使用内置函数 set() 来初始化一个集合:

>>> s1 = set([1, 2, 3])

>>> s1

{1, 2, 3}

>>> type(s1)

<class 'set'>

使用 {}:

>>> s2 = {3, 4, 5}

>>> s2

{3, 4, 5}

>>> type(s2)

<class 'set'>

>>>

如你所见,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空的集合呢?

>>> s = {}

>>> type(s)

<class 'dict'>

没错,如果我们使用空花括号,我们将得到一个字典而不是一个集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中提供的所有示例都将使用整数集合,但集合可以包含 Python 支持的所有 可哈希的

hashable

[1] 数据类型。换句话说,即整数、字符串和元组,而不是列表或字典这样的可变类型。

>>> s = {1, 'coffee', [4, 'python']}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既然你知道了如何创建一个集合以及它可以包含哪些类型的元素,那么让我们继续看看为什么我们总是应该把它放在我们的工具箱中。

为什么你需要使用它

写代码时,你可以用不止一种方法来完成它。有些被认为是相当糟糕的,另一些则是清晰的、简洁的和可维护的,或者是 “Python 式的

pythonic

[2]”。

根据 Hitchhiker 对 Python 的建议[3]:

当一个经验丰富的 Python 开发人员(Python 人

Pythonista

)调用一些不够 “Python 式的

pythonic

” 的代码时,他们通常认为着这些代码不遵循通用指南,并且无法被认为是以一种好的方式(可读性)来表达意图。

让我们开始探索 Python 集合那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可读性,还可以加快程序执行时间的方式。

无序的集合元素

首先你需要明白的是:你无法使用索引访问集合中的元素。

>>> s = {1, 2, 3}

>>> s[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set'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ndexing

或者使用切片修改它们:

>>> s[0: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set'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删除重复项,或者进行组合列表(与)之类的数学运算,那么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始终使用集合。

我不得不提一下,在迭代时,集合的表现优于列表。所以,如果你需要它,那就加深对它的喜爱吧。为什么?好吧,这篇文章并不打算解释集合的内部工作原理,但是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这里有几个链接,你可以阅读它:

  • 时间复杂度[4]
  • set() 是如何实现的?[5]
  • Python 集合 vs 列表[6]
  • 在列表中使用集合是否有任何优势或劣势,以确保独一无二的列表条目?[7]

没有重复项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思考,我经常使用 for 循环和 if 语句检查并删除列表中的重复元素。记得那时我的脸红了,而且不止一次,我写了类似这样的代码:

>>> my_list = [1, 2, 3, 2, 3, 4]

>>> no_duplicate_list = []

>>> for item in my_list:

... if item not in no_duplicate_list:

... no_duplicate_list.append(item)

...

>>> no_duplicate_list

[1, 2, 3, 4]

或者使用列表解析:

>>> my_list = [1, 2, 3, 2, 3, 4]

>>> no_duplicate_list = []

>>> [no_duplicate_list.append(item) for item in my_list if item not in no_duplicate_list]

[None, None, None, None]

>>> no_duplicate_list

[1, 2, 3, 4]

但没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有了武器装备,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 my_list = [1, 2, 3, 2, 3, 4]

>>> no_duplicate_list = list(set(my_list))

>>> no_duplicate_list

[1, 2, 3, 4]

>>>

现在让我们使用 timeit 模块,查看列表和集合在删除重复项时的执行时间:

>>> from timeit import timeit

>>> def no_duplicates(list):

... no_duplicate_list = []

... [no_duplicate_list.append(item) for item in list if item not in no_duplicate_list]

... return no_duplicate_list

...

>>> 使用集合:

>>> print(timeit('list(set([1, 2, 3, 1, 2, 3, 4]))', number=1000))

0.0010220493243764395

>>> 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们也可以使用 pop() 来随机丢弃一个元素:

>>> s = {1, 2, 3, 4, 5}

>>> s.pop() 清空集合

>>> s

set()

union()

union() 或者 | 将创建一个新集合,其中包含我们提供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 s1 = {1, 2, 3}

>>> s2 = {3, 4, 5}

>>> s1.union(s2) 或者 's1 & s2 & s3'

{3}

difference()

使用 diference() 或 - 创建一个新集合,其值在 “s1” 中但不在 “s2” 中:

>>> s1 = {1, 2, 3}

>>> s2 = {2, 3, 4}

>>> s1.difference(s2) 或者 's1 ^ s2'

{1, 4}

结论

我希望在阅读本文之后,你会知道集合是什么,如何操纵它的元素以及它可以执行的操作。知道何时使用集合无疑会帮助你编写更清晰的代码并加速你的程序。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发表评论,我很乐意尝试回答。另外,不要忘记,如果你已经理解了集合,它们在 Python Cheatsheet[10]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1],在那里你可以快速参考并重新认知你已经知道的内容。


推荐:

标签:

名爵3屏幕 |名爵3中控屏幕 |宝马x6订金 |奔腾b90保养 |奔腾b90仪表 |奔腾b90仪表盘 |星途揽月吐槽 |星途揽月油箱 |陆风x7定速巡航 |陆风x7胎压多少合适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