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杭州网约车新政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7 20:24:36 25

推荐回答:

潮声丨杭州网约车新政今起实施 新在哪儿:潮新闻 执笔 邬敏 应磊 梁亮网约车,不是想开就能开。今日起,杭州将正式施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

潮声丨杭州网约车新政今起实施 新在哪儿:潮新闻 执笔 邬敏 应磊 梁亮

网约车,不是想开就能开。

今日起,杭州将正式施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简称“网约车新政”)。

前者对网约车的管理实施细则做了修订和更新,后者则对网约车的车辆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新政是网约车纳入地方规范以来,杭州作出的第二次政策完善,重点划出了6道“硬杠杠”:车型、车辆年限、燃料类型、性能参数、车载设备和适用范围。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其一:新注册网约车必须是新出厂的、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或者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纯电动源汽车。

网约车新政“新”在哪儿?想跑网约车得买新车吗?车子不到15万元还能开网约车了吗?打车费会不会涨?新政有何示范效应?带着这“五问”,潮新闻记者决定从新政中去找寻“答题之策”。

一问:新政,“新”在哪儿?

网约车资料图片

网约车行业,似乎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对网约车准入按下“暂停键”。

5月15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

在此之前,三亚、东莞、济南、温州、遂宁等地或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或相继发布预警,提醒当地拟从事网约车的人员,谨慎入行!

在大多数城市普遍被“网约车过剩”困扰的大环境下,杭州推出的网约车新政颇受关注。这个新政“新”在哪里?

本次《网约车技术标准》涉及车型、车辆年限、燃料类型、性能参数、车载设备和适用范围等6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车辆年限、燃料类型、性能参数和车载设备这4道“门槛”明显高了不少。

第一道“槛”是车辆年限。

原政策要求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现行政策规定使用出厂新车。

新旧车辆,多了一道“分水岭”。

第二道“槛”为燃料类型。

原政策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和非新能源汽车,现行政策规定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或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此举为商务车、中高档轿车等中高档次网约车市场留了“一道口子”。

第三道“槛”是性能参数。

新政明确车辆轴距最低为2700毫米,行李箱容积不小于400升,续航里程不少于400公里。

从感官上来看,车内乘坐的空间更宽敞了,后备箱也能存放更多行李了。

第四道“槛”为车载设备。

新政在原政策规定的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基础上,规定数据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

这意味着每辆正在运营的网约车的实时定位,将在管理部门的监管平台上显示。

“原来是从无到有,从不合法到合法的1.0纳管时代;

现在是从有到优,提升杭州网约车品质的2.0全新时代。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出租汽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推出的两项网约车新政“双箭齐发”,一个实施细则管理整体产业运行规则,一个车辆技术标准管理车子的准入门槛,均对车辆准入门槛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一定要新车、新能源汽车,轴距、续航里程和行李箱更舒适为标准等等。

这样的变革,是为了能推动老破小网约车加速替代退出、未来群众会坐上更多的新车子。

二问:车价,会不会涨?

网约车资料图片

在杭州,点开打车软件,等网约车接行,成为很多市民乘客出门的首选动作。

据杭州市交通部门数据统计,杭州共有43家平台企业,每天6万多辆网约车、6万多名司机接单近100万,满足了150万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有效解决了打车难问题。

随着车辆成本的提高,对于运力及订单的需求也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整体的运营成本会有相应的增加。

“俗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服务是提升了。

但一旦失去平台补贴,网约车的收费标准可能也会水涨船高,这点我们比较担心。

”90后受访者小范说道。

“以前坐网约车,手机定位系统可能会定位不准,现在车载定位系统接入监管平台,感觉安全系数高多了。

”杭州市民侯女士认为,新政实施后,网约车应该会更规范,乘客的服务和安全也更有保障。

“以前,经常会坐到老破小的出租车,今后,我们出门可以坐新车,乘车体验感好多咯!”71岁的葛大爷说。

“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我经常和家人过来旅游,带的行李多,后备箱常塞不下。

”来自北京的乘客安先生告诉记者,车辆的空间一大,不仅后座坐着舒服,也不担心后备箱放不下了。

综合多位受访对象的反馈来看,“打车难不难?费用贵不贵?服务好不好?”成了广大市民游客普遍关心的问题。

人们也对网约车提出更高的期待:不仅是车辆性能方面的升级,更多的是服务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三问:开车,得买新车?

网约车资料图片

“申请用于网约出租车的车辆须为新出厂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车辆购置计税价格需要超过15万元。

”这条政策,引发不少网友热议,称“原本就“卷”的网约车变得更‘卷’了”。

早在去年3月,杭州市就已启动出租车“油改电”工作,对新能源出租车硬件提出升级要求:杭州市区范围新增、更新巡游出租汽车须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杭州网约车市场,已经历过了一波“大换血”。

今年,从政策规范到车辆参数,杭州市网约车又迎来了一次全面升级,全市新能源网约车比例已提升到市场的90%以上。

记者通过滴滴、曹操、T3等平台预约网约车,基本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

尽管新规并没有限制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车价,但适合开网约车的纯电动车型事实上变少了,与油改电巡游出租车持平了,二手车、短轴车、老破小不再准入了。

根据轴距和行李箱容积,续航里程和价格等因素,有些业内从业人士这样理解,这些参数或许有两个目的:一是用15万元的门槛,将非新能源车的空间转化为新能源需求;

二是用2700毫米的轴距门槛,将新能源小型车的份额让位给其他大车贵车。

这意味着,“计税价格不到15万元”的非新能源车及“轴距不及2700毫米”的紧凑级新能源车等不再符合网约车准入条件,办不了网约车运输证,不能上路运营服务。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政实施前已经办了杭州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在国家规定60万公里强制报废或8年车龄退出运营之前,可以继续使用。

“要知道15万元已经能买到一辆很不错的A级车自用了,如果纯粹用来开网约车,跑满60万公里,跑完8年就得强制报废,想想都觉得心疼。

”杭州一网约出租车徐师傅从事网约车行业多年,驾驶的车子车龄已达7年,一年后是换车继续跑还是转行,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杭州一车行工作人员陈女士表示,只有新车才能办理网约车营运证,相当于油车如果要办营运证,开票价必须在15万元以上,想要买车的,买车时千万要问好车辆具体参数,以免到时候车买了营运证办不了。

对于“在杭州市区依法注册登记使用性质为‘出租客运’且年限未超过3年的车辆,可申请用于网约出租车”这一条,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通过调整车辆参数标准,防止大量老旧低档二手车涌入杭州申办网约出租车运输证造成资源浪费、市场乱象等情况,确保网约出租车、巡游出租车标准统一、公平竞争。

二手网约车还能继续跑吗?新的标准是针对尚未申请网约车的司机,已经申请的司机,只要证件在有限期内,可以正常经营。

钱师傅从事出租车行业多年,此前购买的油车车龄渐长,随着汽油价格节节攀升,运营成本大幅提高,他一直有更换电车的想法。

不久前,他刚租了一辆二手网约车跑单,每日流水能赚600多元。

记者走访杭州多家网约车服务中心发现,虽是高温天,前来咨询网约车租赁业务的人流仍旧热度不减。

“这段时间是网约车旺季,咨询新车租赁业务的人不少,也有一部分司机选择租二手车。

”一中心工作人员付女士告诉记者,买二手网约车不像新车花十几万元,它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综合下来还是划算的。

四问:15万,多久回本?

网约车司机驾驶车辆 图据杭州交通官微

15万元,这是一道绕不过的槛,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也意味着成本和风险的提升。

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背景, 跟共享经济、解决就业等因素有关,是传统出租车运力的有效补充。

但目前网约车领域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单个车的接单量却在下降,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爬坡期”。

跑多少单,才能挣回15万元?记者来到了杭州网约车市场,向广大网约车司机们了解情况。

一专车司机张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全款买的这辆15万元以上的车,一天光油费就要120多元,加上营运险、平台费等,一个月成本超5000元。

以每月流水2万元的理想状态来算,最快一年才能回本。

一块大蛋糕,吃的人多了,分到的份额就少了。僧多粥少的现状之下,不少网约车司机坦言“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对外地网约车司机而言,回本周期就更长了。

杭州火车东站,放眼3公里以内,大约有两三百辆网约车。

在车上,来自河南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打开手机地图,指着深浅不一的红色区域告诉记者,“这些区域网约车车流密集,一个单子几十多辆车抢,运气不好的时候,半天都接不到单。

“杭州的网约车市场已经很饱和,打车平台之间相互竞争,车价也被越打越低。

整体单价变低了不说,聚合平台们作为流量提供方,又要从司机收入中抽成,在 APP 跑单,平台每单就抽百分之十到三十不等。

”张师傅叹了口气说道,去年花了18万买了油车跑,除去车贷、燃油费和房租等费用外,要赚回买车成本,自己还得在路上继续跑上2年。

网约车市场,就如大自然世界运行着的“森林法则”一般,“弱肉强食”,弱者被自然规律淘汰,强者生存、繁衍、进化。

有人坚守,也有人退场。

“看,这周围都是开网约车的,车太多了,根本没法跑,一天的流水能上300元就已经算不错了。

”入行不到半月的网约车司机简师傅指着窗外的车流告诉记者,每月交完房租,刨掉车子租金、日常充电费等,辛辛苦苦一个月,挣不到啥钱,每天在路上要连续跑上十几个小时,身体快吃不消了,头发也掉得厉害,他已经准备辞职回安徽老家了。

“设置所谓‘门槛’,并不是拒绝大家‘进门’ ”。

在业内人士看来,应考虑到网约车从业者群体从业成本增加的问题,对网约车司机给予更多的关怀。

五问:新政,能走多远?:放眼全国,多个城市都陷入了网约车运力饱和的漩涡。

湖南省长沙市、海南省三亚市、山东省济南市、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等十多个城市已纷纷发出了网约车运力饱和的预警。

筑门槛,是对策。

2016年,上海网约车新政发布,规定只有本市户籍人员、本市注册登记车辆才能在本市区域内从事网约车经营,网约车车辆轴距不低于2600毫米。

2017年,湖北武汉市,对营运车辆作出了轴距达到2650毫米,且车辆计税价格达到12万元以上,鼓励稍高档次车辆进入网约车市场的规定。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发布的管理实施细则中要求,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非新能源车辆价税合计14万元以上。

2023年以来,重庆、天津、广州等地陆续发布了对于针对网约车的“新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由此可见,各地通过设立新门槛和限制条件来规范网约车市场是普遍存在的,既能避免过度竞争,又能提高车辆服务质量,保护司乘安全等权益,不失为对网约车行业可持续的一种管理模式。

尊重规律与循序渐进,不一刀切,不急刹车,是杭州网约车新政的一大特点。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说,“达不到新规准入标准的网约车依然可以经营,等到规定的运行期满后自然退出,这就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既确保了必要的运量,又提升了服务品质。

政策设计相对温和、柔软、稳妥。

新政背后,也能看见城市不断进化的发展逻辑。

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并非只有湖光山色、烟雨江南、历史文化,更与新经济紧密相连。

当杭州从风景旅游城市转变为数字经济之城时,更需要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再定向。

交通是城市的经络,公共交通的安全、便捷、舒适和绿色,是体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网约车,作为杭州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化的延伸单元,须符合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导向。

”在浙江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倪树高看来,新政背后,是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作为。

杭州网约车发展,已走在国内其他城市前列。

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的2023年6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杭州,这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居于榜首。

细看此次网约车新政,已超出了不少一线城市的网约车标准。

此次“提档升级、更新换代、‘老破小’出局”的规定会不会被其他城市效仿、更大更广地铺开?

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白鸿宇说,各地制定的网约车新规,出于对当地网约车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网约车业态未来发展的引导。

杭州制定这样的标准,跟当地网约车市场情况和绿色交通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新政没有过多干预市场普遍规律,对杭州绿色交通发展将大有裨益,也将推动网约车行业整体业态提升。

“提高了‘门槛’,就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充电桩的普及。

”在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刘亭看来,杭州作为亚运之城,应该自我加压,提高标准。

毕竟,任何政策的落地都需要各方的参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拓展:事关网约车杭州新规发布

作 者丨钟雨欣

编 辑丨吴立洋

近日,又一地方网约车规则迎来重大升级。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继发布《关于修订〈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的通知》,对网约车的车辆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网约车行业车辆提档升级、更新换代,促成“老破小”运力加快退出市场。

据了解,两份通知涉及的相关政策将于7月17日起同步施行。

促成“老破小”运力加快退出市场:“买辆二手车跑网约车”是不少司机师傅入行时的选择,杭州新规发布后,这或将成为历史。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以下简称《车辆技术标准》)明确,申请用于网约出租车的车辆须为新出厂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如果是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需要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

此外,《车辆技术标准》在车辆性能参数、安全性、环保性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车辆参数标准方面,车辆轴距最低要求从2600mm调整至2700mm,要求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车辆续航里程不少于400公里。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在政策解读中表示,调整车辆参数标准,主要是为了防止大量老旧低档二手车涌入杭州市市申办网约出租车运输证造成资源浪费、市场乱象等情况,确保网约出租车、巡游出租车标准统一、公平竞争。

同时,为采用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留出政策空间。

:在车辆安全性、环保性标准方面,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随着汽车产品技术不断更新进步,汽车产业规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本次修订统一要求满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要求,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要求。

此外,《车辆技术标准》还明确了明确定位及应急报警装置标准。

车辆必须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应急报警装置等设施设备,并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

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继续明确网约出租车不得喷涂巡游出租汽车标志标识、安装顶灯装置。

明确巡游车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揽客的收费规则:“巡网融合”是近年来行业热议的话题之一。

《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巡游出租车经营者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揽客的,可以按照计价器显示金额收取运费,也可以按照网约车计价规则收取运费,但应当事先在平台以醒目方式告知乘客。

巡游出租车经营者按照网约车计价规则收取运费的,应当事先加入网约出租车平台,按照网约出租车相关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平台经营者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网约车细则》)明确,巡游车经营者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揽客的,可以按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也可以按网约车计价规则收取运费,如果按照网约车计价规则收费,网约车平台企业承担承运人责任,并向乘客开具发票。

推动《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所要求的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在杭州的落地见效。

此外,《网约车细则》还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衔接,调整职能部门和职责分工相关表述,删除网约车许可准入条件规定,缩短网约车计价规则报备时间,强化车载设备和数据接入要求等。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出租汽车处处长胡惠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本次修订事实是把原来的一个文件拆分成两个,一个实施细则管整体产业运行规则,一个车辆技术标准管车子的准入门槛。

调整修订之后,对平台企业的责任落实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对车辆准入门槛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一定要新车、新能源汽车,轴距、续航里程和行李箱更舒适为标准等等,这样的变革,能推动老破小网约车加速替代退出、未来群众会坐上更多的新车子。

运力市场趋于饱和?各地“出招”方式不一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城市网约车运力饱和成为行业热点,部分地区司机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1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

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58.4万本、车辆运输证235.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3%、2.5%。

近期,济南、珠海、东莞、深圳等地纷纷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示公众当地网约车市场运力趋于饱和,建议谨慎入行。

此外,三亚、长沙按下“暂停键”,前者自5月5日起,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后者自5月16日起,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

《关于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知》称,截至2023年3月底,济南市共注册69家网约车平台企业,注册网约车17800辆,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35983人。

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测算,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

同时,网约车数量过剩、市场主体过多也对行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发布网约车行业经营预警时透露,珠海市办证网约出租车数量已近7500辆。

据统计测算,2021年下半年,珠海市网约出租车日均营运流水等行业经营指标较2020年下跌约15%。

“这充分说明珠海市网约出租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

据东莞市2023年第一季度出租汽车市场运行指标信息监测报告,较2022年下半年,该市网约车数量增加2475辆,网约车驾驶员增加2974人。

全市网约出租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9.07单,网约出租车营收比2022年下半年下降,主要是进入3月份后出行需求相对减少,而网约车数量继续增长。

相较于发布行业风险预警,三亚、长沙的应对方式更为直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5月5日发布通告,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长沙市自2023年5月16日起,全市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运力饱和、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有大量的“入场者”涌进,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司机劳动强度加大,服务质量、收入水平下降,进而可能引发系列的问题,如司乘纠纷增加、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城市特点、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和出租汽车发展定位,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等因素,合理把握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

“相对于发布预警信息的方式而言,暂停受理相关核发业务的影响确实是更大的。

”顾大松表示,暂停之后,未来达到什么条件后可以再次开放、具体如何开放,这些都需要做好预案研究。

顾大松还强调,网约车行业的信息化特征明显,因此也需要信息化的监管方式。

面对网约车这样的新业态,要将新型监管方式和传统手段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在信息监测、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实现市场调节的目标。

目光回到杭州,新政对于信息监测也有所强调。

《网约车细则》规定,“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已取得有效的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线上预约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建立并及时更新驾驶员档案,将相关信息向市交通运输局报备。

”“按照规定,将车辆、驾驶人员、订单、乘客评价等信息上传至‘道路运输监管平台’。

此外,杭州调整了网约车车辆准入条件,相当于提高了入行门槛。

在政策解读中,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特别点出了大量老旧低档二手车涌入杭州市市申办网约出租车运输证造成资源浪费、市场乱象等问题。

这样看来,“提高门槛”或许是避免“行业内卷”的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汇总。

其中有意见提出,“建议控制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等发展数量。

对此,官方回复“不采纳”,未采纳的理由为“按上位法及有关指导意见网约车数量由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从最终发布的新政也可以看出,杭州更倾向于选择让市场来调控网约车的数量和服务水平,不过度介入和干预市场经营。

据了解,目前杭州市共有43家平台企业,每天6万多辆网约车、6万多名司机要接近100万单。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今年2月至5月,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杭州稳居订单合规率第一。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谭雅涵

事关网约车,多地出手了

网约车聚合平台监管新规:资质核验是底线,非法营运要打击 | 政策解读

天津网约车聚合平台管理拟出新规:列出8项禁止行为!


拓展:注意了杭州网约车新政7月17日起施行

潮新闻 通讯员 李清 记者 张帆

6月25日,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修订的通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两份通知涉及的相关政策将于7月17日起同步施行。作为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迎亚运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配套措施,新政能够推动网约车行业车辆提档升级、更新换代,促成“老破小”运力加快退出市场,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据悉,本次新政是网约车纳入地方规范以来,杭州市第二次做出的政策完善,两份文件的出台主要依据2018年5月修订的《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2022年10月修订的《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以及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修订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增加地方性法规制定依据。

将《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列为上位法依据,完善政策法规衔接,使得有法可依的依据更加充分。

二是调整部门职责分工有关表述。

因受到政府机构改革影响,杭州市交通运输、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发生了较大变化,将《网约车实施细则》所涉及的部门职责分工表述作相应调整。

三是删除网约车许可准入条件规定。

省、市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网约车平台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许可准入条件,并且《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还授权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网约车车辆许可准入条件,因此将《网约车实施细则》中有关许可准入条件表述予以删除。

四是缩短网约车计价规则报备时间。

按照《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调整网约车平台公司计价规则和收入分配规则向社会公开及提前报备的时间,从提前15天调整为7天。

五是强化车载设备和数据接入要求。

按照《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加强网约车车辆安装设备和数据接入等规定,强化安全管理及数字化监管措施。

六是明确巡网业态融合有关规定。

明确巡游车经营者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揽客的,可以按照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也可以按照网约车计价规则收取运费,同时明确如果按照网约车计价规则收费的,网约车平台企业承担承运人责任,并向乘客开具发票。

此举创新性推动《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所要求的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在杭州落地见效。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次《网约车技术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涉及车型、车辆年限、燃料类型、性能参数、车载设备和适用范围等6个方面的内容。

变动内容主要体现在车辆年限、燃料类型、性能参数和车载设备四个方面。

车辆年限方面,原政策要求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现行政策规定使用出厂新车,提升总体车辆和运营安全、舒适性;

燃料类型方面,原政策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和非新能源汽车,现行政策规定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或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通过明确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推进绿色转型。

同时,充分考虑网约车多元化运营服务实际,可使用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满足商务车、中高档轿车等中高档次网约车市场需求,也为支持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留出政策空间;

性能参数方面,本次《网约车技术标准》中,明确车辆轴距最低为2700毫米(原规定为2600毫米),行李箱容积不小于400升(原无此规定),续航里程不少于400公里(换电式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除外,原规定为250公里)。

这样设置,促进巡网融合并提升市民乘车舒适性、便于行李放置,车辆续航能力满足网约车运营要求,同时为采用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留出政策空间。

车载设备方面,在原政策规定的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基础上,现行政策规定数据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加强信息化监管能力,落实上位法规定。

近年来,杭州市网约车行业经历了“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规范”的发展历程,目前共有43家平台企业,每天6万多辆网约车、6万多名司机接单近100万,满足了150万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有效解决了打车难问题。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统计公布,杭州市网约车合规率稳居全国中心城市第一名。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

《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拓展:杭州注册网约车条件

2023年6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对杭州市网约车注册条件进行了调整。

根据新规,杭州市网约车注册条件如下:

申请人须为杭州市常住居民,年满21周岁,具有3年以上驾龄,无刑事犯罪记录,无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记录。 

申请车辆须为新出厂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或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申请车辆须通过杭州市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并取得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合格证明。 

申请车辆须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此外,网约车驾驶员还需参加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申请网约车注册,可在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或杭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网站申请。


推荐:

标签:杭州网约车新政

飞驰要多少钱 |飞驰多少钱 |飞驰值得买吗 |飞驰值得 |飞驰值得买 |飞驰大概需要多少钱 |飞驰推荐 |飞驰排量 |飞驰落地 |飞驰三厢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