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4 15:28:55 15

推荐回答:

原来尿素居然还有这些作用尿素使用途和用法详解:摘要说起氮肥,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尿素。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

原来尿素居然还有这些作用尿素使用途和用法详解:摘要说起氮肥,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尿素。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尿素的作用有哪些?尿素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尿素相关知识。

尿素是什么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为一种中性化肥,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

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吸湿性强,属中性速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除了作为化学合成肥料外,尿素还可以大量作其他化工产品、药品、食品、染料溶剂、吸湿剂、粘胶纤维膨化剂、树脂整理剂、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原料。

尿素的作用

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除了作追肥外,还有其它多种用途。

  • 1、调节花量。为了克服苹果树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此时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 2、疏花疏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 3、水稻制种。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 4、防治虫害。用适量的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搅拌混匀后,喷施可防止果树、蔬菜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尿素的使用方法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

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

只有氮、磷、钾三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 1、适期追施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

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

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 2、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

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 3、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

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 4、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

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

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

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拓展:尿素怎样正确使用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

很多水果产区农户大量使用尿素,造成死树,后果十分严重。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尿素使用十忌:一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

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

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二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

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

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

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

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

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三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

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四忌施后马上灌水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

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五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六忌施于芹菜上

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

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

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七忌用量过大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

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

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

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八忌高浓度叶面喷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

喷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

但是,叶面喷施时切忌尿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

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以2%为宜;

蔬菜、瓜果以0.5-1%比较合适;

果树以0.5-1.5%为宜。

九忌施用过迟

施用尿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施用。

十忌单一施用

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成分。

因此,尿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

而且尿素与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

如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变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大大减少。

尿素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也可加速尿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

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

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

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

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

番茄在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

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

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

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

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3、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

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

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

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

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以上介绍了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但若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着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

种植户既花了钱,又浪费了时间,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引发“肥害”,危害作物,因此,正确、科学地追施尿素非常必要。


拓展:尿素怎样使用效果好尿素的使用误区及正确使用方法

尿素是最常见的含氮量较高的优质氮素化肥,通常含氮量高达46%,尿素使用不合理,会造成尿素的利用率严重不足,有的丝入土壤中的尿素,利用率只在45%左右,甚至低于30%,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流失的尿素还会影响农业环境和水资源的向好发展。

那么尿素怎样使用?又如何避开使用误区?让尿素发挥应有的更好的作用呢?

1,提高尿素利用率的使用方法:

提前施入,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为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让尿素的肥效正好与作物吸收相吻合,尿素需提前施入土壤,尿素在土壤中转化为氨态氮,一般需要3~7天的时间,温度越高,转化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转化的时间越长,在冬春季节对小麦田施入尿素,需要提前10天左右,而在夏秋季,只需要提前两天左右施入就能被微生物转化成为氨态氮被吸收,

深埋防挥发,尿素的酰氨态氮性质稳定,不容易挥发,在转化为氨态氮之后,成为容易挥发的氮肥,通过深埋10公分以上,可让尿素的利用率达到65%左右。

尿素用土埋的越浅利用率越低,当尿素只埋在地表2~3公分时候,通过微生物转化为氨态氮之后,大约接近70%左右的氮元素都损失了,利用率只有30%左右,当尿素深埋五公分左右,利用率也只能达到40%~45%左右,尿素深埋有利于提高尿素利用率,增加肥效,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作为叶面肥喷洒,尿素在土壤中需要经过微生物转化,而作为叶面肥使用,却可以被作物叶片直接吸收并利用。

尿素分子体积小,容易被叶片吸收,对于急需补充氮元素的作物,通过叶面喷洒,能迅速补充少量的氮肥,为根部追肥争取时间。

但叶面喷洒尿素水溶液的浓度不能太高,不同作物使用的浓度不同,一般为0.3%~2%之间,而且作为叶面肥使用的尿素,缩二脲不能含量不能超过1.5%,否则就有毒害作用。

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尿素水溶液呈中性,与磷钾肥配合与有机肥配合与微量元素配合都是可以的,这样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对促进作物生长更加有效。

2,尿素使用的误区,尿素性质稳定,但在使用的时候若是不当,仍然会影响尿素的利用率,甚至会对种植的作物有害。

采用地表撒施尿素容易造成尿素损失,尿素在转化为氨态氮的时候,大量的氮素被挥发,利用率只在30%左右,因此,地表沙石、尿素应尽量避免,但有许多农作物用于提苗,顺水浇施尿素每亩地也别超过5公斤。

撒的越多,损失的就越大。

有句老话就叫“尿素一撒,等于白搭”。

尿素不能作为种肥使用,尿素颗粒稳定,没有碳氨刺激的气味儿。

早先在生产队刚一接触尿素的时候,大部分人不懂得如何使用尿素,在用于小麦播种的时候,作为种肥者也有之,但用作种肥播种后的小麦,就出现了烧芽不能出苗,所以尿素不能作为种肥与种子一起播种。

尿素施用后要防止顺水流失,尿素易溶于水,当施用尿素后,马上浇大水,尿素还没有来得及转化为氨态氮,被作物吸收,就被水分溶解,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渗水流失掉,造成浪费。

不能与尿素混合使用的肥料,比如,碳酸氢铵,草木灰,石灰,钙镁磷肥,以及呈现偏碱性的肥料,混合之后,尿素的肥效会降低。

尿素不宜大量单纯使用,这样会造成氮素过多,影响钾元素的吸收与利用,从而引起作物徒长等不良现象。

在芹菜生长过程当中使用尿素作为追肥,会影响芹菜的质量,植株老化快,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等。

西瓜伸蔓期,采用大量尿素追肥,容易造成西瓜秧徒长而坐不住瓜等不良现象出现。

好了,本章节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再走吧。

作者木雨听风,具有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在种植农作物如何达到优质高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您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向我咨询。


拓展:尿素的作用及用途是什么这里有最全面的尿素知识不要弄错了

在许多农民的眼中,尿素就是万能肥料。

农作物长势不好了,丢一点尿素;

作物的叶片发黄了,丢上一些尿素;

甚至就连农作物挂果了,看到挂果效果不是很理想,也赶快上一些尿素;

甚至还有将尿素作为叶面肥使用的。

尿素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搞不清楚尿素的作用与用途,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还起不到想要达到的效果,严重的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

大家都知道,尿素是一种含氮量比较高的氮肥。

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最重要的就是氮肥。

于是大家都认为,如果作物生长不是很理想,肯定就是缺氮肥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如果你知道氮肥的作用与效果,你就会合理的利用尿素了。

一:尿素的性质: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肥,也是农民对农作物施用的最常见的氮肥之一。

尿素里的含氮量在46%左右,是所有固体化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也适用于任何植物。

它易于保存,方便运输,对土壤的破坏作用较小,也是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氮肥。

二:尿素的作用与用途:(1):尿素能起到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尿素中的氮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

而如果农作物缺氮肥后,会表现在植株颜色较淡,基部老叶变黄;

作物的茎细且弱小;

分枝或者分蘖少,作物出现早衰现象;

如果是果树出现缺氮肥的现象,会导致果树的果小、果少、果皮厚、硬等现象。

(2):尿素能促进作物在生长期新梢的发育。

在作物的生长阶段,对作物施用尿素,可以促进作物(特别是果树)新梢的发育。

对作物使用尿素,可以促进作物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的生长并能抑制花芽。

(3):尿素作为叶面肥施用,能为作物补充肥料的同时,杀灭害虫。

将尿素与洗衣粉用清水溶解以后对作物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对作物补充肥料的同时,对一些害虫进行有效灭杀。

对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软体害虫的杀灭性能达到90%以上。

而尿素作为中性肥料,易被叶片吸收,而且对作物的损伤非常小。

三:尿素的使用禁忌:尿素虽然是一种不错的肥料,但是在使用中同样是有一些禁忌存在的。

如果使用不当,会降低尿素的肥效,甚至会对作物造成肥害,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造成作物的减产。

(1):雨前使用。

许多农户认为尿素易溶于水,在雨前对作物使用尿素,可以促进尿素进好的溶解,帮助作物的吸收,其实这样会造成尿素的肥效流失。

尿素溶解于雨水中,会产生氨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而且还会有尿素被雨水冲走等。

(2):作物生长后期用尿素进行追肥。

许多农户在农作物的生长后期使用尿素进行追肥,认为这样能快速补充作物所需要的氮肥。

但是到作物生长的后期,尽量不要使用氮肥进行追肥。

这样会使作物生长过旺,像玉米、小麦之类的,会造成倒伏;

而白菜、卷心菜之类的,会造成包心推迟等。

(3):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有农户认为尿素是单纯的氮肥,于是想着和其它肥料混合施用,可以保证作物的营养更加全面。

但是如果尿素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造成尿素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


拓展:尿素三大奇效配方和使用三禁忌不懂就别乱用掌握了不吃亏

尿素在农业种植当中,是一种用量很大的速效氮肥,在几十年以前就被广泛应用,一直到现在,大多数的种植户还是沿用一些老办法,把尿素单独作为追肥来使用,有的为了省事,在浇水之前,或者下雨之前把尿素直接撒在地里,还有的施完尿素后就马上浇水,这些使用方法不但不科学,还导致了肥效差和肥料的严重浪费。

今天分享给大家尿素三大奇效配方和使用三禁忌,不懂就别乱用,掌握了不吃亏。

三大奇效配方

1、尿素+磷酸二氢钾+葡萄糖

尿素含氮量达46%,磷酸二氢钾含磷量>

34%,而葡萄糖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单糖,里面所含的各种物质可快速被植物吸收,提高叶片的含糖量,使其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在为作物补充高氮、高磷和高钾的同时,还补充了葡萄糖,达到提苗壮棵,预防早衰、增加产量,还能预防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使用方法:一喷雾器水(约30斤),尿素30克、磷酸二氢钾30克、葡萄糖粉50克。

果树在谢花后喷施一次,果实膨大期喷施一次,中间间隔10天。

蔬菜在坐果后或生长中后期喷施,10天一次、连喷2-3次。

2、尿素+爱多收(复硝酚钠)

尿素里面的氮元素是枝叶生长不可缺少的养分,但尿素传到速度慢,使用不当还会让秧苗徒长,搭配爱多收后,可以使营养快速传输到植物体内,并且调节植物各细胞组织的吸收,促使叶绿素快速形成,让叶片快速变绿,如果再搭配磷酸二氢钾使用,同时还具有生根、促花、促果、保花、保果的作用。

使用方法:30斤水、1.8%爱多收4-5克、尿素30-40克(幼苗期20克),往叶片上均匀喷施。

3、尿素+洗衣粉

尿素加上洗衣粉叫做洗尿合剂,是专门用来防治作物虫害的,对蚜虫、红蜘蛛、蚧壳虫、潜叶蝇、菜青虫等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广泛用于果树、蔬菜、花木等。

但这里用的洗衣粉并不是普通洗衣服的洗衣粉,而是专门用于农业防虫的中性洗衣粉。

使用方法:40斤水、200克尿素、50克中性洗衣粉(400∶4∶1)。

均匀喷施到作物的叶片上,3-5天喷一次,连续2-3次,防虫效果可达96%以上,而且不污染环境,没有任何残留,使用安全。

但使用时要注意,普通洗衣粉是碱性,容易烧叶,只有中性洗衣粉才不会烧叶。

刚出土的幼苗浓度要减半。

使用三禁忌

1、尿素不易直接撒入土壤表面

尿素接触到土壤湿度以后,就会逐渐融化,但融化后的尿素并不会马上被作物吸收,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发挥肥效,而且尿素的挥发性很强,如果撒入表面,还没等发挥作用,肥效就被挥发掉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效果,因此,施用尿素一定要深埋土里。

2、使用后不宜马上浇水

尿素融化后流动性很快,如果使用后马上就浇水,会导致尿素随水流失,尿素的见效期在6天左右,最佳浇水时间是在使用后5天左右浇水,这样可以发挥最大的效果,既不会导致尿素流失和挥发,又可以让作物快速吸收。

3、芹菜禁用尿素

尿素里面的氮元素虽然是枝叶生长不可缺少的养分,但芹菜却不能用,种植芹菜如果使用尿素,就会使芹菜变老,口感变差,而且生长也会变慢,种植芹菜可以用其他氮肥,但就是不能用尿素,这是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

以上就是尿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种植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种植知识、方法和经验,欢迎多加关注。


推荐:

标签:尿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高合hiphi x试驾车 |高合hiphi x门店 |宝马x3转向头灯 |雷凌新款报价 |宝马x3插u盘 |宝马x3启停按钮 |宝马x3后车门 |宝马x3改装刹车 |宝马x3type-c |高合hiphi x在哪里买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