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日系车一公里多少钱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3 18:15:46 23

推荐回答:

马自达CX-3的车身尺寸是4275mm*1765mm*1552mm,轴距是2570mm。有网友问,10万元以内的日系品牌怎么选?得嘞,本篇4款日系家轿且10万内还能落地的车型就给大家安排上了。你在意的自动挡、ESP肯定是有了,但其他配置这个价位小哥只能说“随缘”!

开不烂的日系车百公里油耗41L只要7万块

有网友问,10万元以内的日系品牌怎么选?得嘞,本篇4款日系家轿且10万内还能落地的车型就给大家安排上了。

你在意的自动挡、ESP肯定是有了,但其他配置这个价位小哥只能说“随缘”!

广汽本田-飞度

指导价:7.38-10.28万元

推荐车型:2018款 1.5L CVT潮跑+版

以飞度的话题热度,年轻消费者中可能没有不知道这款车的人,而提起它,也往往会加上“超跑”二字。

搭载了地球梦发动机+CVT变速箱使得本田飞度的动力也是相当强劲。

虽然飞度的车身很小巧,但实际车内空间却非常大,不论是前排、后排还是后备箱的空间表现都可圈可点。

如果你对空间和动力有要求,还追求保值率的话,相信飞度不会让你失望。

一汽丰田-威驰

指导价:6.88-11.18万元

推荐车型:2019款 1.5L CVT畅行版 国VI

图为 2017款 1.5L CVT创行版 国V

丰田早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汽车品牌,而新款威驰的推出上也独具匠心,威驰在外观上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变,全新的外观设计更显年轻,车身尺寸的原因也使得操控依旧轻巧。

威驰可以说是日系车中的“白菜价”车型了,低配车型市场终端优惠价已经进入6万元以内了,再加上口碑也一直相对较好,越来越多想买第一辆轿车的年轻人都在选择威驰。

指导价:7.98-10.68万元

推荐车型:2019款 1.5L CVT型动版

以操控见长的本田在生产紧凑级轿车的领域造诣颇高,锋范当属其中一员。

协调的车身比例,灵巧的操控感使得锋范成为了一款好开好用的家用轿车。

新款锋范的车身尺寸有所增加,在同级别车型中有一定的优势,轴距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后排的乘坐舒适感。

本田锋范最大的好处,其实并非是仅满足家用一项,超高的保值率才是它被国人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你是一位经济适用男,那这款车绝对适合你。

YARiS L 致炫

指导价:7.78-10.38万元

推荐车型:2020款 致炫X 1.5L CVT豪华版 国VI

从2013年第一代车型引入中国市场以来,YARiS L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58万台,俨然成为了年轻购车族的首选车型。

全新的致炫X,更是以8万元的价格,标配了LED大灯、LED日间行车灯以及LED组合尾灯;

主动安全配置上还新增TPMS胎压监测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和上坡辅助功能。

虽然主体平台架构没变,但更加吸引人的外观和丰富的配置,着实让原本老气单调的致炫更有魅力。

推荐总结

这个价位的日系车优缺点都是能看见的,具体选择哪款车型就看你的眼缘了。

其实不管你如何选择,它们都是居家过日子的不二之选。

老铁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评论、转发哈!有买车养车问题,也可私信我帮你解决。


拓展:原装进口的日系车平均油耗一公里4毛5比逍客更好开不足14万

如今汽车市场依旧保持在寒冬期,许多汽车品牌出现销量下降的趋势,不过几大日系品牌却无畏寒冬,销量反倒呈逆势增长。

丰田卡罗拉、本田CRV、日产轩逸都荣登11月销量榜前十,不仅如此,日产轩逸表现尤为突出,再次摘得桂冠,继续加冕"销量王"的名号。

不过除了"日系三剑客",马自达作为日系的又一大品牌,表现却依旧平平。

说起马自达的车型,用外观惊艳、省油、操控性强这些词语描述再合适不过,不仅如此,马自达还被冠上"东瀛宝马"的美誉。

作为一个合资品牌,旗下不免会有几台进口的车型。

众所周知,进口车型的普遍的特点就是贵,放眼整个汽车市场,很难找出几款低于15万的进口车型。

马自达旗下的CX-3就是其中一款,它的平均油耗低至一公里4毛5,作为进口SUV的它,价格只有不足14万。

马自达作为"日系颜值担当",推出的小型SUV马自达CX-3外观自然不会差。

采用马自达魂动2.0设计语言,依旧是硕大的横状进气格栅,标志性的大灯只配有卤素远近光灯和大灯延时关闭功能,没有了LED的加持,配置上差点意思。

车身侧面造型圆滑,没有过多的线条装饰,隐藏式D柱让车身看起来更加动感,大倾角的A柱设计,配上顶配的18寸轮毂,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气息。

车尾造型简约,熏黑式的大灯加上双出排气,性能与操控在外观上展现的一览无余,颜值在小型SUV领域中也是数一数二。

内饰方面,马自达CX-3的内饰与国产车型的内饰十分相似,仅在细节的表现上有一些差距,不过风格依旧是简洁为主。

全系应用7英寸悬浮式屏幕,支持CarPlay和CarLife功能。

低配车型采用织物座椅,高配采用皮/翻毛皮混搭座椅,不过全系没有电动座椅调节和座椅加热功能,配置比较一般。

真皮包裹方向盘没有采用平底式设计,运动感相对来说弱了一些。

中间仪表应用炮筒式机械仪表显示车速,两侧小的液晶仪表可以显示车辆信息。

顶配车型还带有HUD抬头显示,方便驾驶员实时监视。

全系配有自动空调和倒车影像功能,不过只有顶配车型配有倒车车侧预警和定速巡航。

制动方式依旧采用手刹,没有电子手刹的配置着实有些低于市面主流,满足家用绰绰有余,但是对于配置有严格要求的消费者需要慎重考虑。

动力方面,马自达CX-3全系采用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48Ps,最大扭矩192N·m,匹配6AT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数据上看,马自达CX-3的动力要比同级别SUV日产逍客弱一些,不过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却是看家宝物。

一向追求操控的马自达,在发动机的研发上下足了功夫,稳定、动力输出线性让每一位马自达车主都对这款发动机大为称赞。

匹配的6AT变速箱虽然挡位有些少,不过换挡的流畅度与逻辑清晰度完全不输宝马的8AT。

一向注重空间合理利用的的日系车,在马自达身上却发生了意外。空间的利用率不仅低,还成为了马自达的硬伤。

马自达CX-3的车身尺寸是4275mm*1765mm*1552mm,轴距是2570mm。

作为一款小型SUV,如此短小的轴距实在是拿不出手,前排坐一位身高175cm的乘客,头部仅有1拳空间,后排头部空间3指,腿部空间1拳,身高再高一些的乘客空间表现就更为局促。

后排地板中间部分隆起较高,尺寸也较大,中间几乎无法坐人,空间表现十分紧凑,实在无法与日产逍客相比较。

底盘方面,马自达CX-3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全系的配置都有马自达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增加驾驶乐趣,操控性提升的同时,也降低了驾乘舒适度,路面反馈较为清晰,略微影响日常驾驶感受。

油耗的表现也是马自达家族最引以为傲的,马自达CX-3的实测油耗仅为6.6L/100km,如此来算的话,一公里的驾驶油费仅为4毛5。

而日产逍客同样主打省油的旗号,实测油耗也高达7.8L/100km,可见马自达CX-3更适合作为一台家用车。

客观来看,马自达CX-3出众的颜值和出色的操控,再加上无人匹敌的超低油耗和不足14万元的起步售价,本应在家用车市场占据很高的地位。

可谁让马自达在空间利用率上一直保持固执的态度,让它不得不沉浮销售榜末尾,不过马自达CX-3在针对年轻人的市场还是有不错的优势,作为一台家用车是不错的选择。


拓展:1499万起售一公里只花3毛钱上班一个月比日系车还省500块

在深蓝S7开启预售的同时,新能源领域和合资车型都松了一口气,但它们也没曾想,深蓝S7敢玩这么大,正式上市价格直接再降两万,打了竞品一个措手不及,让上市的没上市的产品都集体坐不住了。

以前坊间就无数次幻想过——有没有那么一辆车,有着不输新能源领域标杆特斯拉的产品力和外观设计,还有着足以让合资车都后院着火的价格。

毫无疑问这样的产品上市就注定会是爆款,而现在,在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这样的产品真的出现了,它就是近日正式上市的深蓝S7。

深蓝S7是深蓝品牌旗下的第二款产品,也是首款SUV车型。

深蓝品牌能够凭借一款深蓝SL03在竞争激烈的车市站稳脚跟,成为新晋黑马,销量就是产品力和认可度最直观的体现。

尤其是后期下探到15万的价格,对它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助力销量再上一层楼。

深蓝S7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登场,刚开启预售的时候,16.99万的售价,是劝退了部分观望的潜在受众。

虽然对比以往车型有着十足的优势,但是在大幅降价刺激下,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这个价格,所以深蓝S7刚预售前期,反响并不如预期,甚至有不少言论称它大概率抗不到年底就会凉凉。

显然长安品牌也是足够了解市场的反馈和走向,在正式上市这天,给足了消费者惊喜,拿出14.99万起售价,背后十足的诚意,让潜在受众惊喜,也让等着降价的、看笑话的都惊呆了,也再次将这款车送上了“风口浪尖”,成为近期车圈最火话题度最高的车型之一。

中型SUV的定位,SUV和新能源产品双重身份加持的前提下,14.99万的售价,踏破了所谓的新能源车型门槛和SUV产品溢价,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和徘徊,的确是没有不买的理由。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深蓝S7对比的三个优势,以及推荐入手的车型。

优势一,以售价相近的零跑C11为例,相似价格的前提下,深蓝S7是后置后驱身份,电池组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标配透明底盘以及AR实景导航,NFC钥匙和全车无钥匙进入功能,对外放电以及LED行车灯和前排多层隔音玻璃,15.6英寸中控触控屏,以及四区域的分区语音唤醒识别功能,APP还支持远程空调调节和定位功能,带行李厢12V电源接口,还能实现温度分区控制。

优势二,设计更新颖,更有辨识度。

深蓝S7的设计,也是集大成者,当下车市流行元素都没有缺席,封闭式前脸,更激进的下包围造型,配合矮趴的车身以及跨界SUV的造型,圆润饱满,力量感十足,线条优雅,轮毂造型个性,熏黑车式和贯穿尾灯元素都没有缺席,在贴合市场热点,美感十足的同时,还保有着深蓝家族独特的辨识度,整体视觉效果出众,对比同价位同级别车型来看,优势更突出,更有设计感。

优势三,长安品牌背书。

很多人迟迟不肯入手新能源车型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怕各种各样的新势力车企悄无声息的退出舞台,相比之下,选择深蓝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有着长安品牌背书,燃油车领域积攒的口碑和影响力,可以正向促进深蓝品牌的形象,也能一定程度上打消消费者顾虑,至少有问题,肯定有长安兜底。

深蓝S7有缺点吗?车无完车,它肯定是有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入门版车型配置不太够看,但是考虑到它本身就是为了拉低售价而来,阉割掉的特色配置,比如辅助驾驶和零重力座椅等都能理解。

而且所谓配置不够看也只是针对深蓝S7其它版本而言,对比同价位的燃油车,深蓝S7还是能称得上降维打击。

其二就是内饰配色选项单一,丐版和顶配都只有棕色和黑色可选,实用性很高,但体现不出不同版本的档次感,对很多喜欢浅色内饰的受众来说,是个遗憾。

最后我们来看看,深蓝S7最推荐哪个版本的车型。

如果只考虑价格,入门版车型就够用,对年轻人来说,门槛更低,更友好。

如果预算足够,首推还是增程版本的顶配,也就是16.99万车型,配置上,零重力座椅等特色配置都没有缺席,轮毂尺寸也更大,视觉效果更出色,整体用车体验还是有明显的提升。

深蓝S7这款增程式顶配车型,CLTC纯电续航能够达到200km,选择这款车,结合最低荷电状态续航909km,综合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100km+,完全没有里程焦虑,结合当下7.25元/升的油价来看,以及深蓝S7的45L油箱容积,不难计算,每公里出行成本只需要3毛钱。

我们再以燃油车领域省油的日系车本田CR-V为例,百公里油耗7.31L,油箱容积是53L,综合续航里程是725km,同样每升油7.25元的前提下,CR-V每公里需要0.53元,在燃油车领域的确是省钱的代表,但是在深蓝S7面前就不够看了。

如果以每天上下班通勤出行平均40km来计算,深蓝S7一个月只需要360元的通勤费用,而CR-V则需要636元,如果纯电模式,那深蓝S7只需要一百多块钱,相比日系车,能省500块钱下来!CR-V虽然用车成本很低,但是在深蓝S7面前,还是不占优势。

这还仅仅是和省油的紧凑型日系SUV对比,深蓝S7的优势,如果是和同级别中型SUV或者拿出同行驶质感的车型来对比,用车成本只会更高。

深蓝S7就是用十万级别国产车的价格,给出媲美20万+的行驶品质,还有新能源车型的用车成本,就是这么一款车,对潜在受众来说,的确是很难不爱。


拓展:日系车45公里油耗是多少钱

日系车45公里油耗是27元,因为在汽车油耗排行榜官网中介绍日系车1公里油耗是6毛钱,汽车油耗排行榜官网中介绍日系车1公里油耗是6毛钱,那么45公里就是45乘以6,也就是27,所以日系车45公里油耗是27元。


拓展:一公里一万度电日本仅需43度中国高铁亏钱难道是电费太贵吗

最近有博主在网上大放厥词:声称日本新干线一公里平均只需要43度电,而中国的高铁却需要一万度。

先告诉各位一个辨别网络谣言的办法:1.只要看到中国和外国对比,国外一定比中国强的言论,大概率是偷换概念的虚假消息。

2.只要看到平均数就一定要长个心眼,毕竟你跟姚明的平均身高可能达到两米。

今天在咱们就聊一聊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设备是怎样被“高知”们贬低的。

首先影响耗电量的不只有动力系统,空气是最大的阻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日常驾驶的感受,在每小时一百公里以内,发动机转速大概在每分钟2000转,同时油耗也能接受。

但是一旦速度再提高点,达到我国高速公路限制的120公里每小时,发动机转速就会大幅度上升,不少车型甚至能达到2800至3000转每分钟,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仅仅是20㎞每小时的差距,发动机就体现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在高速阶段,更多的能耗都用在了克服空气阻力上了。

毕竟一辆汽车的机械摩擦阻力是固定的,而一旦速度过快,我们经常忽略的空气阻力就不能在小觑,这也是为什么SUV的油耗普遍比轿车要高,这是一个道理。

同样的放在高铁上,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电能的消耗主要转化为动能和客服摩擦力做功。

而摩擦力在列车低速运行时会消耗掉大部分电能,但是一旦到了250甚至400公里每小时,机械间的摩擦力消耗的电能就很少,反倒是车头和车体与空气的摩擦,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电能,这也就是为什么高铁的车头都非常长,而且做成了流线型,目的就在高速行驶时尽可能的减少空气阻力。

其次,第二个问题:日本高铁跟中国没有可比性,体量不在一个级别:上世纪我们还在坐绿皮车的时候,日本、德国、法国就已经依靠强大的工业体系,高速铁路就已经完成研发并投入使用。

当年邓公参观日本时,看到新干线都不禁感叹:中国也要有属于自己的高铁,遗憾的是老人临终前都没有满足这个愿望。

但是今天我国高铁技术和市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相信九泉之下的邓公或许会感到欣慰。

说到高铁有些杠精就喜欢拿里程、核心技术说事儿,具体数据我就不摆了,因为两国国土面积差距太大,要是比里程日本必输无疑。

有些日吹非常看不惯我国的研发能力,潜意识里我们技术天生比日本矮一截,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比日本落后,但不代表处处低人一等。

以高铁为例,有三个方面的核心技术我国目前受制于人:牵引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其中转向架相关技术是由西门子公司掌握,制动系统是一家低调的德国克诺尔公司垄断,控制系统的核心是芯片,这个确实是我国的短板,但这三项技术并不是日本的专利,不可否认的说日本有自己的技术,但距离世界一流还差点事。

反过来讲我国在高铁领域也拥有不少核心技术,得益于我国的幅员辽阔,早晨在气候适宜的海南出发,下午就到了寒冷刺骨的黑龙江,不仅是人受不了,对机械设备也是一种考验。

因此我国的工程师在研发的时候,就要把这一切考虑在内,之所以我国的企业能在世界各地频频中标高铁项目,对各种地貌环境都能拿下,就是得益于国内的自然环境丰富。

除此之外我国还掌握一定的底牌。

一方面是无缝钢轨的铺设能够保证环境温度变化在±40℃变化时,不会产生形变,也就是最大限度消除了热胀冷缩;

第二就是车体的制造工艺,同样能满足温度的剧烈变化;

第三个就是引以为傲的调度系统,这里就不做赘述了,12306系统有且仅有铁道部能做出来,当初招标时,就连美国硅谷的软件公司都没敢来投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站出来说日本新干线票价便宜,但这更是无稽之谈,为何这样说?

路线不一样,地形不一样那有什么可比性?

说道票价,就不得不提造价,不要说日本,放眼全世界又有几个国家能有像我国似的拥有各种地形?在我国甚至找不到一个全是平原的省,即便是在华北地区,山东河南两地虽然有大平原,但也有不少山脉,就连省内的高铁都要穿涵洞、搭桥梁。

要知道这就已经不错了, 起码是在平原地区。

如果到了云南、四川铁路的修建更加困难,甚至一条路线上桥梁和隧道的长度比普通道路还要长。

要是到了高原地区那就难上加难,列车全程几乎都在爬坡,同类型的车头要比在其他地区耗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

就这还只是运营中的费用,如果把铺设钢轨的价格再算上,我国高铁每公里造价并不高。

说完投资价格,再聊聊票价:日本方面我们选取东京品川到名古屋的路线,全程大概三百多公里,新干线用时大概90分钟,自由席也就先当与国内二等座,票价10560日元(约合人民币528元);

中国方面我们选取上海到盐城的路线,全程三百多公里,大约用时120分钟,二等座票价约为150元。

通过直观地数据对比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新干线速度仅仅比我国高铁快百分之三十,但票价确是我国的三倍以上,这其中还没具体统计两条线路的停靠站数量,以及两地之间的对发班次数量。

想必讲到这里小伙本们也都清楚了,高铁的耗电量,其实是由一套体系来确定,气候、机械加工精度、空气阻力、使用条件等等各种因素来把控。

甚至我国五年前生产的高铁列车和今年生产的同款车型,在同一条线路上飞驰,耗电量都不一样,这其中就不可避免有加工工艺的问题。

但需要大家清楚的是,高铁是个复杂的系统,从路线设计,到钢轨铺设再到投入运营,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经济性能,而大家心心念念的中日高铁谁更深一筹,在这里只能说:在本国内,各国高铁都是最优秀的,放眼全世界,中国高铁更胜一筹。


推荐:

标签:日系车一公里多少钱

欧拉白猫换保险杠 |欧拉白猫喷漆 |魏牌 vv5是什么意思 |长安cs85 coupe黑武士 |标致5008用车技巧 |元plus前驱 |途乐保养费用 |途乐费用 |途乐是多少钱 |魏牌 vv5优惠力度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