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英菲尼迪是哪国的品牌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8 15:03:16 22

推荐回答:

英菲尼迪是哪国的品牌是日本的品牌。英菲尼迪作为日产的高端豪华子品牌,它是非常优秀的,于2007年英菲尼迪正式登陆中国。在1985年,由William·R·Bru

英菲尼迪是哪国的品牌

是日本的品牌。英菲尼迪作为日产的高端豪华子品牌,它是非常优秀的,于2007年英菲尼迪正式登陆中国。

在1985年,由William·R·Bruce和TakashiOka组成的豪华汽车品牌研究团队在日产公司成立,并于1989年创立了英菲尼迪INFINITI豪华车品牌。品牌设计标识的两根中间线延伸向前,象征不断前行,挑战无限的道路和信念。Infiniti(英菲尼迪)的标志和名称象征着英菲尼迪人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那就是创造有全球竞争力的真正的豪华车用户体验和最高的客户满意度。

在2016年,英菲尼迪提出了全新品牌主张“EMPOWERTHEDRIVE–尽释潜能”。围绕这一主张,英菲尼迪将品牌定位进一步诠释为敢于突破的豪华汽车品牌。英菲尼迪立足“以人为本”、“敢于突破”、“不断创新”三大品牌价值,基于“突破美学”与“创新之道”的产品设计与技术研发理念,打造出一系列融合创新设计与前沿技术的产品。


拓展:恰逢“而立之年”,英菲尼迪带来的不仅是新车

中国古语“三十而立”,为的不是感慨光阴的飞逝,而是强调站在三十岁这一关键节点之上,更需充分的自省与规划,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这或许也是跨入而立之年的英菲尼迪同样要深思熟虑的严肃命题:如何在白热化竞争的豪华车市场找到“安生立命”之本?

11月22日,2019年广州车展上,英菲尼迪携旗下多款重要车型亮相,并正式发布两款30周年纪念车型——售价39.18万元的QX50限量版和售价31.98万元的Q50L限量版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自1989年诞生在北美,今年恰好是英菲尼迪的三十岁生日。除了两款限量版车型之外,为了纪念这一特殊时刻,英菲尼迪还在本次车展上首次以品牌书的形式展现了三十载精彩历史,并展望未来发展愿景。

虽然是为北美市场诞生的日系豪华车品牌,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英菲尼迪也早早开始布局这一潜力市场。2012年,日产汽车选择将英菲尼迪总部迁至中国香港,并开启了在华征程,2013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54%。此后两年,英菲尼迪都以两位数的同比增幅扩大市场份额,并在2015年首次突破了四万辆。

而在此期间,英菲尼迪也顺利完成了国产化:2014年11月,首款国产车型Q50L上市;2015年3月,第二款国产车型QX50上市,由此成为了日系豪华车品牌中国产化进程最快的车企。

不过,此后,英菲尼迪却出现了下滑的迹象。2015年后,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从未超过5万辆,直至2018年,英菲尼迪累计销量4.4万辆,同比下滑8%。而相比之下,同为二线豪华车品牌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均陆续超过了10万辆大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英菲尼迪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制于单薄的产品线,早早就步入国产化的英菲尼迪,至今却只推出了QX50和Q50L两款国产车型。不过,即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的英菲尼迪已经悄然在为下一轮的比拼蓄力。

首先,产品方面,虽然没有首发新车,但在本次广州车展上,英菲尼迪仍带来两款精品限量车型。而为了表明诚意,就以此次上市的QX50三十周年限量版为例,英菲尼迪进行了大量的增配,尤其是在主动安全方面,搭载了八项智能安全科技:全速段智能巡航系统、车距控制辅助系统、增强型智能刹车辅助系统、动态行人检测预警系统、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倒车碰撞预防系统、倒车双侧碰撞预警系统、盲区警示系统。

而Q50L限量版主要是在强化这款豪华轿车的运动属性,包括19英寸轮毂设计,增配运动套装,且搭载2.0T高功率发动机,采用运动型底盘设计。

除了这两款限量车型的到来,英菲尼迪的电动化战略也在加速落地。在上海车展上,英菲尼迪在亚洲首发了纯电动豪华运动轿车Qs Inspiration概念车以及彰显英菲尼迪电动化SUV车型发展方向的QX Inspiration概念车。

根据规划,英菲尼迪针对中国市场制定了“5in5战略”目标,即未来五年内导入5款国产新车,其中包括电动车型及e-POWER混动车型,并同时将经销商网络拓展至200家。

不仅如此,以品牌30周年为契机,英菲尼迪还重新梳理的品牌定位,转变营销思路。它重新提出“活出无限可能”的全新主题,聚焦技术、设计与高质价比,持续打造有温度、有共鸣的创新体验与个人提升平台。

例如,英菲尼迪与年代大剧《在远方》开展跨界合作,在剧中植入包括经典车型与现款车型在内的多条产品线,展现英菲尼迪的成长过程与突破精神;继续携手斯巴达勇士赛,助力用户不断超越自我。此外,英菲尼迪还在全国各大区域开展最“IN”车主选拔活动,发掘车主背后的故事,增强与车主的情感共鸣。可见,英菲尼迪如今在营销方式上开始回归于口碑宣传,通过与车主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品牌认知度。

此外,为持续提升体系力,东风英菲尼迪持续强化与经销商伙伴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加强对经销商的支持,在政策和资源上向区域和经销商倾斜;同时,为不同区域的经销商定制营销策略,助力经销商增强在当地市场中的声量

用户服务层面,英菲尼迪已推出“保客升舱”计划,为置换或购买英菲尼迪车型的英菲尼迪、日产、启辰车主打造尊享专属礼遇。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不难看出,英菲尼迪已经意识到了在华发展受阻的原因,并开始“有的放矢”展开了针对性的调整。


拓展:日系三大豪华品牌之一——英菲尼迪的历史?

欢迎点击关注,您的喜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Infiniti作为日产旗下的豪华车品牌诞生于1989年11月8日最先在美国上市,后将品牌覆盖面扩大至加拿大,1996年开始进入中东地区,1997年进入中国台湾地区,2004年登陆韩国、2005年到达俄罗斯、2006年在中国及乌克兰上市、2008年开始踏入欧洲大陆市场,2010年4月与Daimler AG达成股份层面的战略合作,2010年8月,Infiniti的改装部门IPL(Infiniti Performance Line)成立,并于同年12月正式推出升级后的车型,经过近30年的构建,英菲尼迪的营销网络已发展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Infiniti的Logo有两个含义,除了“通向无限的开放之路”外,另外一个解释是“富士山”。

Infiniti的名字来自于意大利语的“无穷大”,在1987年7月被确定下来,官方给出的品牌含义是:通向无限的开放之路。但在中文品牌名称里则比较尴尬了,首先“無限”早被本田的改装品牌使用,而英文则太多相类似的品牌,例如某个汽车音响品牌等,所以叫英菲尼迪似乎也属于一种被迫。从诞生到如今,仅有31年历史,与其他老牌豪华汽车相比,英菲尼迪的历史非常短暂,从零开始树立一个豪华汽车品牌绝非易事,期间一定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反观英菲尼迪一路走来,销售业绩稳步上升,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各种评比中也屡获殊荣,但是,这些都是看到的表象而已,而在其背后又是什么魔力在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进呢?

1989年,也就是英菲尼迪正式在美国上市的第一款品牌搭载车型,就是亚洲地区车迷们都非常熟悉的第二代Nissan President(HG50)的短轴距版本Q45(G50),使用相同的V8引擎(VH45DE)作为动力。President在欧洲通行的分级标准下,属于F级车型(F-Segment,Luxury car、大型豪华车),也就是跟1989年1月推出的凌志LS400属于同一级别,拥有极为豪华舒适的设备,例如拥有10个传感器的FAS主动式悬挂系统,意大利家具公司Poltrona Frau的内饰,Bose音响,虽然其整车质素比第一代LS400还要高,但奈何美国市场最独qi特guai之处就是广告一定要做得好,而日产向来在广告制作水平上还是差了丰田一两个马位下,Q45的败北也不难预见。在1996年只能选择退出市场,国内当时也有一些Q45进口,但作为一辆接近百万的日系车,加上还有LS400的热卖下,受众群并不大。

如果在当年你见惯了那些中港牌照的日产President再看当时国内进口的Q45,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车标换得有点不太够诚意了吧?而且当时很多右驾的“总统”是加长版,而Q45则是短轴版,两者一对比就会有很大的落差,长轴的总统看着都觉得长。

第二款被引入的车型是1989年11月推出的M30(F31),这是一款国内非常罕见的日产中级轿跑车Leopard的左驾版本,大致上可以理解为一辆披着较为豪华的外观和内饰包装的300ZX吧。当然,它也是如Q45一样采用FR驱动布局,但操控性能受1.5吨的体重拖累显得并不活泼,加上产量低、售后的零件供应不足等各种原因下,M30几乎就是可以被市场忽略的车型,而它的位置,后来被G37C所接替。

当时M30的同级对手应该讴歌的Legend Coupe这个级别,而且同样拥有三公升V6引擎。可惜口碑上不及讴歌及两年后才推出的凌志SC300。

第三款上市的车型是G20,它是一款源自日产Primera霹雳马(P10),该车由水野一敏(当年GT-R的项目经理)参与研发,别看只是前多连杆、后平衡连杆式(类似麦花臣加纵向稳定杆)的悬挂设计,配合出色的底盘调校下,P10拥有比同级高出一班的弯道表现,加上SR20DE引擎在当时也算是一款非常活泼的动力系统,与刚性很高的车架整合下,其操控性能非常不错。而Primera当年在国内灰市上的售价仅仅是四五万元,非常合理。而G20在美国的销情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但因为市场定位是一辆当时Camry同级的车型,导致销量平平,于1996年退市,代号P11的第二代G20接上。

日规霹雳马的Infiniti版本,属于高操控性能前驱车型,与当时的佳美、雅阁等属于同级车型。

1992年,英菲尼迪加入了一款非常有个性且造型独特的车款,而且在当时国内也有一定的能见度,它就是J30,J30同样是由日规Leopard四门版修改而来的FR布局车型,车架底盘来自Cedric公爵,采用前麦花臣后多连杆的悬挂布局,动力系统则使用VG30DE引擎,外观内饰由道格.威尔逊(Doug Wilson)负责设计,拥有如Q45般的豪华内饰设计。该车于1997年停产,有I30接替,I30其实就是日规Cefiro风度的左驾美规版。

J30拥有FR驱动布局,媲美Q45的豪华内饰,还有成熟稳定的VG30DE V6引擎,理论上没得输,但能见度确实不高应该是那个车尾造型太“Jaguar”了,黄种人对此种造型有避忌。

1996年,英菲尼迪推出了一款大受欢迎的SUV车型,包括在国内也拥有非常高能见度的QX4(JR50),它基于日产Pathfinder基础上重新包装而来,也是日系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高级SUV车型。关于这台QX4及上述的一些车型的历史发展,咱们来日方长,留待日后细细再述吧。

2000年是英菲尼迪发展史上一个分水岭,随着广场协议带来的后遗症,日产在不堪重负下选择了在1999年与雷诺通过相互持股结成联盟,卡洛斯.戈恩开始对整个日产及英菲尼迪旗下车族进行去瘀血般的大清洗、大合并,尤其那种一个平台多个变种的车系多被裁撤,而在英菲尼迪内,90年代里那种只用JDM直接改舵换标成USDM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愚蠢且低效的,也导致了Infiniti在北美完全不是Lexus、甚至还不如拥有大票铁忠粉的Acura,于是乎,Infiniti的产品定位被重新定义,那就是“Japanese BMW”的概念,而它的底气则是2001年开始正式服役的全新FR布局车架平台:FM Platform,其首发车型是日规的Skyline,而到了Infiniti上,则是2002年发布的G35。后在2014年车系被重新命名为Q50、原来的G35S轿跑车则在2013年命名为Q60车系,对标的则是作为假想敌的3系和4系。

2002年的G35是紧随日规Skyline后推出的又一款FM Platform车型。

刚才提及的第一代Q45在停产后的很多年里,作为旗舰的车型Q45一直是以日规的车型修改而来,例如第二代的Q45即第一代的CIMA,但因为引擎排气量缩小至VH41DE的4.1公升,所以第二代Q45的别称又叫Q41;2001年第三代Q45修改自第二代CIMA,重新回归VK45DE引擎,但从2006年起,CIMA不再出口,Infiniti的旗舰型号有代号才由日产技术中心NTC,根据日规的Gloria(Y34)修改出一款使用VK45DE V8引擎的M45作为旗舰。2010年Cima被Fuga取代,在美国推出过M56后,旗舰位置基本定型,2012年后,M35、M45、M56统一更名为Q70,而Q70的车系定位大概与对手5系和7系相类似,相信待Q80出来后,Q70的具体定位才会更明确。

M56和后来的Q70到底是属于E级还是F级车型,这个其实有点迷:厂方的定义是Luxury Car级别,也就是F级,但其实它只是FM平台的加长轴距版本,驾驶起来也就是跟宝马5系、凌志GS差不多的体态。

作为日产进军豪华汽车市场的品牌,想要站稳脚跟,所面对的竞争和压力无比激烈。每一个竞争对手实力雄厚背景深厚,想要在他们手里分得到一块蛋糕除了比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别的办法。但是,英菲尼迪正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之后脱颖而出的。除了以上文章提到的车型之外,英菲尼迪旗下还有一款高性能系列IPL(Infiniti Performance Line)车型。IPL是英菲尼迪为对抗奔驰AMG、宝马M系列和奥迪RS等高性能车型而推出的品牌,并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发布了首款车型IPL G Coupe,IPL的品牌知名度也因此被推向了一个更高的位置。

赛车运动

1996年,日产汽车开始与英菲尼迪品牌一起参加印地赛车联赛。Indy赛车上所使用的引擎是Q45中使用的VH系列发动机的赛车版。埃迪·切弗(Eddie Cheever)在2000赛季排名第三。英菲尼迪于2011年作为Red Bull Racing的赞助商开始加入一级方程式赛事,之所以被选中是由于与雷诺-日产联盟已经存在的合作,雷诺Sport Racing向Red Bull Racing提供了发动机。2011年,英菲尼迪还签下了一级方程式世界冠军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作为其第一任全球大使。

他俩之间还真有点儿关系,Indy赛车里的V8引擎是Q45上的VK45DE引擎的赛车版本,两者有轻微的血缘关系。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于2016年成立了雷诺F1车队,这为英菲尼迪提供了发展其参与一级方程式的机会,与三个主要项目合作。英菲尼迪向雷诺F1团队提供工程资源,以共同开发动力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ERS),包括将他们的几名专家搬到法国的雷诺F1团队的设施。此外,英菲尼迪工程学院还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与雷诺F1团队合作的机会。英菲尼迪和雷诺F1团队还合作开发了Project Black S,这是一款公路赛车,其ERS受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启发。

2013年维特尔为英菲尼迪红牛车队进行测试赛车。

2016年在英菲尼迪Q60基础上、有雷诺F1团队打造的Project Black S。

2012年,英菲尼迪全球总部从横滨的日产公司大楼迁至香港,日产的目标是展示“不受日产总公司意图约束的品牌发展”,并以Infiniti Global Limited(英菲尼迪全球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当时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打算是让英菲尼迪更关注中国大陆的豪华车市场。2014年9月任命原宝马亚洲部门负责人罗兰.克鲁格(Roland Kruger)成为英菲尼迪总裁。2018年1月,日产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宣布,英菲尼迪将在2021年全面迈入环保车品牌,也就是所有在售车型均为混合动力或全电动。2020年5月,佩曼·卡尔加(Peyman Kargar)被任命为英菲尼迪董事长。但2020年中开始,原香港总部的职能重新回到横滨,个中原因,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数的。


需要您的点赞~

您的喜欢和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推荐:

标签:

英仕派很强 |英仕派准新车 |探岳侧安全气囊 |英仕派换发动机 |凯迪拉克ct6发动机怎么样 |英仕派上市了吗 |英仕派音响效果怎么样 |英仕派大灯延时关闭 |英仕派哪种颜色好看 |英仕派哪种颜色好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