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问题正文

强制报废车辆最新规定

友驾用车百科 2024-05-23 09:09:23 26

推荐回答:

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关于车辆报废问题,由于车辆使用性质不同,所以报废年限也不同。比如说,家用车是没有报废年限的,而大货,大客,校车等还是有报废年限的。具体报废年限

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机动车达到一定使用年限或者被认定为具有安全隐患等情形时,必须强制报废。根据不同地区和车辆类型,报废标准和程序也会略有不同。

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超过一定年限的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坏或被认定为具有安全隐患等情形的机动车辆,采取强制报废措施,维护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根据不同地区和车辆类型,报废标准和程序也会略有不同,但基本原则基本相同。具体来说,机动车强制报废一般可以分为因年限或因状况两种情况。因年限:中国交通部于2014年发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轿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货车、客车、校车等不同类型车辆的使用年限也有所不同;此外,不同地区和情况下可能会对限制使用年限的机动车辆实施过渡性政策。因状况:当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严重损坏不能修复时,当事人应当主动申报强制报废。相关部门也可以对交通事故、违法行为等情形下的机动车辆进行强制报废处理。

机动车强制报废后如何处理?机动车强制报废后,车主需要去交管部门注销机动车登记证书和号牌,并将原机动车行驶证交回给当地车辆管理所或者与交管部门指定的其他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将机动车交由指定拆解企业拆解,销毁或维修处置。同时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包括补贴拆解费、环保费等。

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的需要,通过对机动车辆的年限等有限制性的政策进行管理,可以使道路交通更加有序和安全。车主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强制报废的车辆,并缴纳相应费用。

【法律依据】: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第六十一条 轿车其使用期限达到10年以上至15年及以上(从出厂日期计算),应予报废。

拓展:汽车多少年强制报废?

关于车辆报废问题,由于车辆使用性质不同,所以报废年限也不同。比如说,家用车是没有报废年限的,而大货,大客,校车等还是有报废年限的。

具体报废年限可参考行驶证上标明时间。如果车辆有报废期,行驶证副页会标注报废时间的。

上图车辆登记日期为2019年,强制报废期到2034年,也就是说报废年限为15年。

如果是没有报废年限车辆,行驶证标注的是下一年检时间。

上图为家用车,没有报废期,但行驶证副本显示了车辆年检日期

根据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办法》各类机动车使用年限分别如下: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二)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四)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六)专用校车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期20年;

  (八)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以及微型载货汽车使用12年,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使用10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

  (九)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

  (十)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使用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

  (十一)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

  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

  机动车使用年限起始日期按照注册登记日期计算,但自出厂之日起超过2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再也不能上牌。

另外,如果车辆脱审三个年审周期也要强制报废。

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取消了报废年限,但车辆尾气排放不合格,经多次检测仍不达标,也要强制报废。

由于各省市另有地方性管理办法,所以,各省市的车辆报废年限有可能不一样。比如说,营运大客车在某省是8年报废,而我们原来是10年强制报废。但近几年可以延期至15年报废,但不能从事班线,旅游,包车业务,可以做通勤车。

大家最关心的仍然是私人家用车,这类型车辆取消报废年限,但15年后一年2检,尾气必须达标,否则也会强制报废。

注意一下,汽车强制报废后要办理销户手续,否则交管网上一挂有该车信息,会显示强制报废未注销状态,这样会影响后续购车业务。


拓展:放宽车检周期,摩托车强制报废规定有变化?

“十一”黄金周已来,市民自驾游热情高涨,也到了摩托车主“金九银十”跑山休闲的正日子。

近日,四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10月1日起,对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摩托车年检周期进行相应调整。

意见要求,对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3次,调整为检验2次,并将原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检验1次;

对摩托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5次(第6年至第10年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10年内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检验1次。

近年来,车检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此次调整将带来哪些利好?颇受关注的摩托车强制报废规定,是否发生变化?

用车体验更好,老问题仍在

与汽车类似,此次意见对于摩托车也相应放宽了车检周期,但调整略有不同。

大排量摩托车车主孙哥(化名)向国是直通车表示,调整验车周期、节约验车时间和费用,带来了更好的用车体验,能够感受到国家对摩托车爱好者的理解。但是放宽车检周期,从用车角度来看并没有较大变化。

他说,此前,摩托车从第6年到第12年每年都要验车,现在改为第6年、第10年、第11年和12年分别验车。虽说少跑了三次检测场、也节省了数千元检测费用,但是第13年还是要强制报废,希望日后有所改善。

意见出台后,多位摩托车驾驶员认为,虽有利好消息出现,但摩托车使用依旧受到强制报废规定制约。

摩托车强制报废待遇为何不同?

“大排摩托”公众号负责人,摩安骑行学院、大王金卡纳俱乐部创始人赵诚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摩托车作为两轮私家车的一种存在形式,应与四轮私家车同等对待。摩托车是否需要强制报废,应该根据单辆摩托车具体车况判断。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份,大于250cc的中大排量摩托车累计销售39.81万辆,同比增长52.62%。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车过去十多年里异军突起,销量由2010年的1.71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21万辆。

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表示,不仅国产大排量摩托车增长惊人,近五六年来进口大排量摩托车也保持着每年近50%的增长量。

以休闲娱乐为主的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车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受制于两轮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规定影响,许多大排量摩托车无法物尽其用就被强制报废,严重影响了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价值。性能再好、品牌力再强的摩托车超过了10年车龄都将无人问津。

机车生活公众号主理人、摩托车安全骑行推广者六翼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介绍,20世纪80年代,国民普遍购买力不强,在汽车发展也不成规模的情况下,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但当时我国摩托车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车辆存在车体部件损耗快、性能不稳定、污染大、难管理、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强制报废政策应运而生。

六翼举例,以一辆20万元的大排量摩托车为例,一年折损费用在2万元左右。相较于汽车,摩托车正面临着“明明一切状态正常,偏偏政策上认定报废”的尴尬处境。一旦取消或放宽强制报废规定,一定程度上会重塑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价值及其背后消费。

两项政策是否有关联?

有分析认为,此次放宽摩托车车检周期,释放出放宽或取消强制报废规定的积极信号。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回应,此次放宽摩托车车检周期,与强制报废规定修订或有一定关联。这次调整主要针对摩托车繁琐的验车步骤进行简化,降低验车成本、放宽使用周期,与强制报废规定修订的大趋势不冲突,同时为下一步政策调整预留了一定空间。

赵诚也认为,此次车检周期调整可能是后期深入调整的一部分,更多是为以后制订更合理的报废标准进行初步尝试,从便民举措入手,为更深入措施作出探索。

与此同时,摩托车强制报废规定也有好消息传来:江苏省11年强制报废成为历史。有江苏摩友从交管APP中查询发现,其摩托牌照从11年报废变为13年。

9月26日,江苏省公安厅发布《关于调整摩托车强制报废年限的通知》。自2022年10月1日起,摩托车强制报废年限执行国家最长年限使用标准。按照《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正三轮摩托车使用年限为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年限为13年。总队已协调公安部交通科研所对相关系统参数进行统一调整,将强制报废期止大于等于2022年10月1日的,强制报废年限统一增加2年。

张洪波进一步表示,此次江苏省调整强制报废年限变化应是一个明确的松绑信号。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省份调整摩托车管理措施。

六翼则表示,放宽检验周期和全国报废年限统一两项利好政策,无一不代表着城市管理者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放管服”,摩托车驾驶员享受到了更多便利。

放宽强制报废规定有何条件?

中国摩托车报废规定始于2002年,是由当时的多部委联合颁布并实施的《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是我国首部摩托车报废专项规定。该规定执行10年后,2012年由多部委再次联合颁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下称规定)。

张洪波分析称,现行摩托车报废年限政策是出于当时摩托车使用环境和产品质量状况而制订的,这在当时建设资源节约和降低排放、提倡环境友好型的大环境下是完全合理的。

时至今日,距上次规定修订临近10年。张洪波直言,从近些年国内中大排摩托车销售和使用情况来看,规定确实存在着滞后的不合理情况,已经到了政策需要修订的关键时间节点。

多位摩托车相关领域专家、摩托车从业人员针对强制报废规定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洪波强调,一旦摩托车规定修订政策出台,首先要考虑前瞻性,保证未来5-10年摩托车技术质量水平发展需要。其次,政策修订也需考虑到下一个更新周期摩托车的发展趋势,要促进行业内转型升级、发挥引导市场良性循环等作用。所以,从一个更新周期到下一个更新周期之间,任何一个政策出台需要多方调研、多方沟通,政策细节要非常谨慎。

“解禁摩”公众号负责人刘践分析称,取消强制报废并不是一声令下、一纸公文就行,需要有多方面考量。以放宽摩托车车检周期措施为例,事实上取消强制报废需要更加严格的车检才可施行,尤其是要对环保、排放标准等重要参数设计统一标准等等。

强制报废的修订除了需要慎重制订政策细节之外,摩托车车主也应从自身作出努力。

赵诚指出,炸街扰民、非法改装(影响交通安全的改装行为)、街道飙车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摩托车违法行为要令行禁止。同时,摩托车驾驶员应该也要有一定自我约束。

六翼举例称,部分自媒体和品牌方,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流量,穿着不适宜骑行的服饰并发布视频。这种做出极其危险动作、在公路上公开挑衅其他交通参与者和管理者的视频,一定程度上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各种媒体平台也必须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加强摩托车相关内容监管和审核。

摩托车事故率居高不下怎么破?

刘践认为,目前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驾驶意识淡薄,一部分原因是摩托车驾考乱象导致。

近两年,摩托车伤亡事故中,新手司机问题凸显。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驾校利用“不会骑自行车都能拿本”等作为噱头,吸引了大量零基础学员,甚至还有一些专门去外省市考试的“速成团”,保证“两天就能拿驾照”。

多位专家认为,“低门槛”“速成团”的摩托车驾考风气,会给合法骑行者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埋下安全隐患。驾校培训应着眼于培养合格的驾驶员,不该只关注如何让学员快速过关。

同时,多位摩托车驾驶者直言,自己发现在驾校只能学到“皮毛”。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拿到摩托车驾照后,还会到专门的安全驾驶机构继续精进骑行技术。

赵诚也透露,通过与北京市交管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摩托车分会沟通后得知,针对摩托车驾考,近期会先从广大群众反馈的“合法骑行、培训不足”入手,在摩托车考试中进行驾考分级处理,率先重点解决“学三轮,骑两轮”等驾考乱象。同时,也会进一步完善驾照考试的培训结构管理。


推荐:

标签:

奔驰cls什么价格 |探影报价多少 |艾力绅能入手吗 |瑞虎8 pro裸车价 |瑞虎8 pro车价 |瑞虎8 pro裸车价多少 |哈弗初恋上路多少钱 |瑞虎8 pro维护成本 |凯迪拉克xt5很贵 |奔驰cls车多少钱 |

中亚汽车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3711号-1